本文作者:访客

净利暴跌,遭上交所问询,“粮食第一股”怎么了?

访客 2025-07-10 17:04:48 52108
净利暴跌,遭上交所问询,“粮食第一股”怎么了?摘要: 何以高开低走?“粮食第一股”被问询了!日前,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健米业”)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出的问询...

何以高开低走?

净利暴跌,遭上交所问询,“粮食第一股”怎么了?

“粮食第一股”被问询了!

日前,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健米业”)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出的问询函,质疑其业绩大幅下滑、乳制品业务毛利率较高等问题。

对此,金健米业近期发布了回复公告。公告中提及公司业绩下滑,主要系资产置换后业务调整所致,而乳制品毛利较高,则是因为公司产品销售结构及生奶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等综合因素影响。

而这也并非金健米业首次被问询。餐饮供应链指南注意到,2024年,金健米业就曾因年度报告中业绩大幅下滑而引起了上交所的关注。再往前,金健米业还曾因多年的亏损频频引发争议。

作为湖南粮食集团控股的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中国粮油领军品牌……金健米业曾开启了中国粮食企业资本化运作的先河,但为什么站在高起点却没能取得预期成就?业绩频频下滑背后,金健米业到底遭遇了什么?

从风光上市到1元贱卖子公司

在国人的餐桌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不仅是饱腹的主食,更承载着千百年来的农耕文明与情感记忆。作为湖南粮食生产的重镇,常德不仅用丰饶的稻米滋养着千家万户,更跑出了资本市场上的“粮食第一股”——金健米业。

1998年4月,金健米业成功登陆上交所,由此也开启了中国粮食企业资本化运作的先河。

看起来,本该是前途一片光明。但此后几年,却出现了“高开低走”之势。

长江商报曾统计发现,金健米业上市至2022年的24年时间里,净利润累计亏损6.2亿元。其中,2002年、2004年、2008年和2015年,公司分别亏损1.34亿元、2.52亿元、1.98亿元和1.73亿元,亏损额均超过亿元。

虽然亏损,但作为粮食系统的企业,金健米业却取得了不少政府补贴。有公开数据显示,2008年-2017年间,这家公司每年都有拿走超千万的补贴,补贴合计超过3亿元。

另外,自1998年上市以来,金健米业已经换了7任董事长,期间除开展大米等粮油业务外,这家公司还在药品、乳品、房地产、电力、园林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尝试。

2018年,金健米业以1元的低价,贱卖掉了除粮油主业之外最大的业务板块金健药业。

之后几年,金健米业又陆陆续续动手剥离了一些不良资产,以求挣脱泥潭。

但情况似乎并未好转。

资产置换,聚焦粮油主业

2024年,金健米业的年度业绩再次出现大幅下滑。

年报显示,金健米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6.27亿元,同比下降12.19%;实现归母净利润223万元,同比下降83.94%;实现扣非净利润-256万元,同比下降115.22%。

针对业绩下滑,上交所对金健米业发出问询函,要求其补充披露模拟2023年初完成资产置换,列示上市公司2024年、2023年模拟财务数据及变动情况,量化分析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面对上交所的质疑,金健米业则回复称,公司2024年度净利润为251.53万元,较2023年度减少1096.32万元,下降81.34%。其中,粮油食品加工业务、农产品贸易业务、乳品业务及休闲食品等主要业务板块净利润下降418.33万元,母公司、中南粮油食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主体净利润减少677.99万元。2024年度净利润下降,主要系农产品贸易业务板块利润下降导致,公司已于2024年完成资产置换,置出了主要从事饲料贸易业务的三家子公司,农产品贸易业务板块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将明显减少。

具体来看,金健米业向控股股东湖南粮食集团置出三家饲料贸易公司(金健进出口公司、金健农产品湖南公司、金健农产品营口公司)100%股权,并置入其持有的裕湘食品100%股权、中南粮科院82%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置换协议,金健米业还向湖南粮食集团支付了7698.82万元差额对价。也就是说,这一次的整合,金健米业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置换后其业务更加聚焦了。

另外,在乳制品业务板块,根据2024年年报披露的信息,金健米业的乳业收入9662万元,同比下滑15.21%,其毛利率上升6.85个百分点至36.04%,处于同行较高水平。

对于乳制品业务收入的下滑,金健米业解释称,一是受乳品行业消费环境影响,乳品行业整体消费需求疲软,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导致公司乳业传统渠道收入下降366万元;二是受常德市场招商模式改变,行业竞争加剧,竞品以多品类且低价的形式卷入市场,导致金健乳业公司的特通渠道销售额下降1217万元。

在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聚焦粮油食品加工和乳制品等主营业务板块,虽然会有一段转型的阵痛期,但长远来看,这会有助于金健米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强化自己的优势,重新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节奏。

强化品牌建设和科技赋能,打造粮油食品产业集团

如何强化企业的主营业务优势?金健米业如今也有自己的方向。从企业今年实施的各项策略来看,品牌建设和科技赋能是两大重头戏。

今年3月,金健米业联合了常德的桃花源景区,开启国风盛宴。通过“常德桃花源+桃花香米”国风巡游、“农业+音乐+文旅”的油菜花音乐节等跨界联名活动,融合文旅资源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带动超10万人次线上线下参与互动。

同样也是在3月,金健米业组建了面制品事业中心,推动“裕湘”与“金健”两大品牌互促融合,赋能面制品业务利润增长。还有中南粮科院的置入,将与金健米业在产品研发、质量检测及科研人才等方面,形成战略协同效应。

餐饮供应链指南也了解到,下一阶段,金健米业会利用大米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米糠”来提炼“米糠油”,将粮食利用率尽可能地提高;还有针对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健康的需求,企业计划将推出功能性低糖大米,从源头选种时就严格控制稻谷的含糖量。

金健米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帅富成曾直言:“未来,公司将坚持粮油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方向,采取实体经营与资本运营相结合的运作模式,构筑粮油主食、健康食品产业集群,促进公司由产品提供商向品牌提供和产品服务集成商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将金健米业打造成为中国卓越的粮油食品产业集团。”

从今年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金健米业一季度营业收入达到7.6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6.3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76.54万元,同比增长537.43%。

作者:青青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