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卡牌!衢州夫妇净赚44亿,靠啥

人们为卡牌一掷千金,买的就是“美丽且稀缺”的收藏价值。
尤其在学生群体里,高级稀有卡还能成为获取“优先交友权”的工具——谁抽到了SC,谁就能在课间换来一阵羡慕的目光。
这些卡牌的源头,都指向一家名叫“卡游”的公司。
今年4月,卡游向港交所更新了招股书,准备再度冲击上市。
根据招股书数据,公司2024年营收已达100.57亿元,净利润44.66亿元——换句话说,这家公司比名创优品和泡泡玛特赚得还多。
此外,在潮玩领域,很少有玩家能让红杉中国一口气投资上亿美元,泡泡玛特也不行。
然而,卡游做到了。
公开资料显示,卡游创始人李奇斌出生于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是一名“70后”。
24岁时,由于家中突遭变故,他辞去乡镇水利员的工作,决心创业。
李奇斌很快发现,加了贴纸卡片的泡泡糖能卖得更贵,并且生意更好,他当机立断押注贴纸,做起了卡牌生意。
目前,李奇斌持有卡游约82%股份,他的妻子齐燕持有约1.5%股份。
新财富杂志曾估计,若卡游以千亿发行市值完成IPO,李奇斌夫妇的股权财富将超过800亿元。
据国元证券研报,细分国内谷子各品类来看,卡牌占比30%—40%的市场份额,仅次于“吧唧”(徽章)。
卡牌的走红并非偶然,背后是卡牌品类衍生出了可抽、可玩、可换、可藏的多维机制,给玩家们带来更丰富的体验。
真正让卡牌成为席卷全球的潮流文化的,还要数《万智牌》《宝可梦》和《游戏王》卡牌。
《万智牌》于1993年在美国发行,首次将竞技体系引入卡牌,为卡牌添上了策略对战的玩法和更强的社交互动属性,是集换式卡牌游戏(TCG)的开端。
随后,《宝可梦》和《游戏王》卡牌相继在日本诞生,漫画IP的影响力、更丰富的玩法叠加线下举办的世界比赛,让集换式卡牌游戏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普及开来。
国内市场真正的卡牌启蒙则来得相对较晚。
“80后”“90后”对卡的最初回忆,可能是1999年小浣熊干脆面附赠的《水浒传》角色卡。
2000年以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部分国内玩家开始接触国际集换式卡牌。
但由于购买渠道不便、价格较高等问题,《宝可梦》卡牌在国内的受众圈层非常有限。
2009年,成都盒中闪电公司推出《三国智》卡牌,中国卡牌行业随之进入初创阶段。
2018年,卡游拿下《奥特曼》IP授权,其设计的卡牌一经发行便爆火。
同期《宝可梦》《游戏王》等明星卡牌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卡牌行业自此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中国元素,也逐步依托卡牌而传播更远。
以卡游在2023年4月推出的《卡游三国》主题产品为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该产品便创造了近3亿元的营收佳绩。
2024年11月21日,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了《2024中华文化符号国际传播指数(CSIC)报告》,其中《黑神话:悟空》《卡游三国》等作为中华文化符号的代表,荣获“2024年度数字文化十大IP”称号。
卡牌到底有怎样的魅力,能够如此吸金?
对于卡游而言,未来之门是否打开?
对此,南风窗·盐财经记者乔悦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卡游已经形成了规模和渠道优势,即便依赖授权,短期内也很难被撼动。
卡游手上有这么多IP,形成了一个矩阵。
一般情况下,IP方不会轻易中止合作,毕竟要找一家具备卡游这种规模、渠道和运营能力的公司,并不容易。
不过,目前卡游正在尝试分散风险,寻找新的增长点。
比如与国潮文化结合,与国画家戴郭邦合作推出四大名著卡牌,联手金庸小说开发“金庸侠客令”系列卡牌,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研发“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收藏卡”。
卡游正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再创造,打造“全年龄段”的产品矩阵。
哪吒是个很好的例子,这个故事大家是耳熟能详,都能接受。
于是,哪吒卡牌在《哪吒2》的热映之下,成为了一时风靡,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当然,卡游之所以火热,还是有利用了消费者的“赌”性的原因。
例如拆卡直播的火爆,就和此前“乌龟对对碰”的流行逻辑类似,都是通过即时拆封、稀有卡掉落的刺激,吸引用户下单,就像赌博一样押注。
一旦拆出稀有卡,数千名观众就成了见证者,直播间气氛瞬间被推向高潮,就连场外路人也跟着跃跃欲试。
此外,一张卡片,防伪能力显然不足,如何确保价值不被假货冲击?愚以为:
卡游未来可以引入更强的技术手段,例如将每张卡牌与数字藏品绑定,形成“唯一性溯源”,通过扫码就能认证防伪。
如果每张卡都有一个数字证书,就能有效遏制假卡流通,还能增加卡牌的收藏价值。
这也是卡牌行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